某城市跨線橋工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其中主跨跨徑為30m并跨越一條寬20m河道;橋梁基礎采用直徑1.5m的鉆孔樁,承臺尺寸為12.0m×7.0m×2.5m(長×寬×高),承臺頂標高為+7.0m,承臺邊緣距駁岸最近距離為1.5m;河道常水位為怕+8.0m,河床底標高為+5.0m,河道管理部門要求通航寬度不得小于12m。工程地質資料反映:地面以下2m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為粉砂土,原地面標高為+10.0m。
項目部進場后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對鉆孔樁、大體積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預應力張拉等關鍵分項工程編制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項目部的安全負責人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開始施工。第一根鉆孔樁成孔后進入后續(xù)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項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廠家供應混凝土并準備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時發(fā)生堵管現象,項目部立即按要求進行了處理。
現澆誡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門洞支架,對通行孔設置了安全設施;在河岸兩側采用滿布式支架,對支架基礎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并明確在澆筑混凝土時需型排專人值守的保護措施。
上部結構施工時,項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裝鋼絞線:縱向長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入管道;兩端張拉的橫向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后穿入管道。
預拱度,高程,變形,尺寸。
某城市跨線橋工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其中主跨跨徑為30m并跨越一條寬20m河道;橋梁基礎采用直徑1.5m的鉆孔樁,承臺尺寸為12.0m×7.0m×2.5m(長×寬×高),承臺頂標高為+7.0m,承臺邊緣距駁岸最近距離為1.5m;河道常水位為怕+8.0m,河床底標高為+5.0m,河道管理部門要求通航寬度不得小于12m。工程地質資料反映:地面以下2m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為粉砂土,原地面標高為+10.0m。
項目部進場后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對鉆孔樁、大體積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預應力張拉等關鍵分項工程編制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項目部的安全負責人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開始施工。第一根鉆孔樁成孔后進入后續(xù)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項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廠家供應混凝土并準備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時發(fā)生堵管現象,項目部立即按要求進行了處理。
現澆誡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門洞支架,對通行孔設置了安全設施;在河岸兩側采用滿布式支架,對支架基礎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并明確在澆筑混凝土時需型排專人值守的保護措施。
上部結構施工時,項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裝鋼絞線:縱向長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入管道;兩端張拉的橫向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后穿入管道。
技術管理人員向所有作業(yè)班組、作業(yè)人員進行書面交底,履行簽字手續(xù)并形成記錄歸檔。
某城市跨線橋工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其中主跨跨徑為30m并跨越一條寬20m河道;橋梁基礎采用直徑1.5m的鉆孔樁,承臺尺寸為12.0m×7.0m×2.5m(長×寬×高),承臺頂標高為+7.0m,承臺邊緣距駁岸最近距離為1.5m;河道常水位為怕+8.0m,河床底標高為+5.0m,河道管理部門要求通航寬度不得小于12m。工程地質資料反映:地面以下2m為素填土,素填土以下為粉砂土,原地面標高為+10.0m。
項目部進場后編制了施工組織設計,并對鉆孔樁、大體積混凝土、承重支架模板、預應力張拉等關鍵分項工程編制了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項目部的安全負責人組織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開始施工。第一根鉆孔樁成孔后進入后續(xù)工序施工,二次清孔合格后,項目部通知商品混凝土廠家供應混凝土并準備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首批混凝土灌注時發(fā)生堵管現象,項目部立即按要求進行了處理。
現澆誡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在跨越河道段采用門洞支架,對通行孔設置了安全設施;在河岸兩側采用滿布式支架,對支架基礎按設計要求進行處理,并明確在澆筑混凝土時需型排專人值守的保護措施。
上部結構施工時,項目部采取如下方法安裝鋼絞線:縱向長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入管道;兩端張拉的橫向束在混凝土澆筑之后穿入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