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今年3月底,成都市文廣新局正式公布2018年首批30個街頭藝術表演試點點位,4月29日起,首批“持證上崗”的成都街頭藝人在春熙路、寬窄巷子、西村等試點點位,為市民和游客奉上悅耳的“藝術大餐”,在“五一”假期,他們的“街頭藝術”成為了成都的一道文化新風景。 主辦方邀請相關專家、學者組建“藝委會”,研究制定節(jié)目審核標準,嚴格審核節(jié)目,經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后統(tǒng)一授權頒發(fā)演出許可證,此后藝人可“持證上崗”。首批招募4類才藝是重點:以通俗唱法為主的聲樂表演類、器樂表演類(小型樂隊表演優(yōu)先考慮)、曲藝表演類以及非遺傳統(tǒng)手工技藝類。有242名個人和114個團隊報名,有100位街頭藝人(團體)進入復試,最后選拔出首批這47位街頭藝人。 成都市文化館館長王健介紹,今后將對街頭藝人進行動態(tài)化管理,廣泛開展以音樂類為主的街頭演出,支持原創(chuàng)音樂、支持音樂新人,讓音樂人可以“打開琴盒收費”,市民能夠“打賞”支持,打通街頭藝術的“生存通道”。請你談談對“成都街頭藝人持證上崗”的看法。

答案: 對于成都街頭藝人持證上崗,是政府收編管理街頭文化的積極探索,是城市文化功能的創(chuàng)新,更是是開放包容的城市態(tài)度。
...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2018年4月20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fā)《關于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的通知》。該《通知》指出,各教育部門要明確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機構和防治工作負責人,學校要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學生欺凌專題教育。 建立健全國家、省、市、縣、學校五級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責任體系和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學生欺凌防治部門齊抓共管、責任落實到位、管理制度健全、預防措施有效、處置程序規(guī)范的工作局面,推動形成學生欺凌防治工作長效機制,有效遏制學生欺凌事件發(fā)生。 (一)落實工作機構,做到責任到位。 各教育部門要明確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機構,明確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負責人和聯系人,制定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并在本*單位官方網站公開學生欺凌防治工作信息(含工作機構名稱、辦公電話、實施方案)。 (二)落實部門分工,做到齊抓共管。 各教育部門要協調組織相關部門建立健全防治學生欺凌工作機制,推動綜治、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司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及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組織落實職責分工,加強協作,共同治理。 (三)落實日常管理,做到制度健全。 學校要成立學生欺凌治理委員會,明確工作職責和工作方式;明確學校相關崗位教職工特別是法治副校長或法治輔導員防治學生欺凌的工作職責和具體任務;明確學生欺凌的早期預警和事中處理及事后干預的具體流程;在校規(guī)校紀中明確不同程度欺凌情形的處罰規(guī)定。 (四)落實預防措施,做到防患未然。 學校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學生欺凌專題教育,結合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防治學生欺凌知識和反欺凌技能。開展針對全體學生的防治學生欺凌專項調查,及時查找可能發(fā)生欺凌事件的苗頭跡象或已經發(fā)生、正在發(fā)生的欺凌事件。 (五)落實處置程序,做到規(guī)范有度。 學校要細化調查處理欺凌事件、判定欺凌事件嚴重程度和教育懲戒欺凌實施者、安撫保護欺凌受害者的具體流程和辦法??h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細化欺凌事件處理申訴和復查程序。各教育部門和學校要依據管理權限,對本*地本*校學生欺凌事件及處置情況建立專門檔案。 (六)落實長效機制,做到專業(yè)有效。 各教育部門要按照《治理方案》要求建立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培訓、考評、問責處理、依法治理等長效機制,在教育行政干部、校長、教師培訓和考評中增加學生欺凌防治內容,細化培訓內容、范圍、次數等要求,細化納入考評內容和標準,細化問責處理規(guī)定等;要求責任督學將學校開展學生欺凌防治工作情況納入掛牌督導內容,監(jiān)督指導學校圍繞學生欺凌防治健全工作制度、開展專題教育、加強預防排查。 以上各項內容,涉及省級教育部門的工作要在2018年5月底前完成,市級教育部門的工作要在6月底前完成,縣級教育部門的工作要在7月底前完成,學校的工作要在9月底前完成。當前,為實施教育“奮進之筆”,推動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而后,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fā)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落地生根,促進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決定在2018年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關于此項政策,你認為如何落實?

答案: 為促進各教育部門和學校建立健全預防處置學生欺凌的組織機構、工作體制和規(guī)章制度,切實推動《指導意見》和《治理方案》規(guī)定的政...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