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于2005年初購入乙公司債券,該債券面值為1000萬元,票面利率為3%,每年末付息,到期還本,該債券尚余期限5年,甲公司為此項投資支付了買價911萬元,另支付交易費用8萬元,甲公司有能力而且有意圖將此投資持有至到期,此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內含報酬率經測算為4.86%。該債券發(fā)行方有提前贖回的權力,2007年初甲公司預計乙公司將于2007年末贖回該債券本金的一半,剩余債券本金于到期時償還。2008年末該債券的可收回價值為455萬元,2009年9月15日甲公司拋售該債券,售價為480萬元。
要求:
請根據上述資料,作出甲公司如下賬務處理:
(1)2005年初購入債券時;
(2)計算2005年末、2006年末實際利息收入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根據乙公司的贖回計劃調整2007年初攤余成本并作出相應的會計分錄;
(4)計算2007年12月31日的實際利息收益并編制2007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和一半本金的會計分錄;
(5)計算2008年末的實際利息收入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6)編制2008年末減值計提的會計分錄;
(7)編制2009年出售時的會計分錄。
甲上市公司發(fā)行公司債券為建造專用生產線籌集資金,有關資料如下:
(1)2006年12月31日,委托證券公司以7764萬元的價格發(fā)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債券,該債券面值為80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5%,實際年利率為5.64%,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償還,支付的發(fā)行費用20萬元,發(fā)行期間凍結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為11萬元。
(2)生產線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07年1月1日開始動工,發(fā)行債券所得款項當日全部支付給建造承包商,2008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產線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3)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實際支付日期均為下年度的1月10日,2010年1月10日支付2009年度利息,一并償付面值。
(4)所有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收付。
(5)乙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自證券市場購得甲公司改行的公司債券,面值為2500萬元,支付交易費用12萬元。經測算此債券的內含報酬率為5.41%。2007年末受市場利率提高的影響,該債券發(fā)生貶值,經測算此債券的可收回價值為2100萬元,2009年3月1日乙公司將此債券出售,售價為1900萬元,假定無相關稅費。
要求:
(1)作出甲公司有關該債券的會計處理;
(2)作出乙公司有關此債券投資的會計處理。
甲公司于2006年1月2日購入乙公司于1月1日發(fā)行的公司債券,該債券的面值為1000萬元,票面利率為10%,期限為5年,每年末付息,到期還本。該債券投資被甲公司界定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甲公司支付了買價1100萬元,另支付經紀人傭金10萬元,印花稅2000元。經計算,該投資的內含報酬率為7.29%。
要求:
根據上述資料,完成以下甲公司以下業(yè)務的會計處理。
(1)2006年初購買該債券時;
(2)2006年末計提利息收益時;
(3)2006年末乙公司因債務狀況惡化,預計無法全額兌現此債券的本息,經測算甲公司所持債券的可收回價值為1010萬元;
(4)2007年末計提利息收益時;
(5)2008年初甲公司因持有該債券的意圖發(fā)生改變,將該項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重分類當日其公允價值為900萬元。
(6)2008年末計提利息收益時
(7)2008年末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700萬元;
(8)2009年末計提利息收益時;
(9)2009年末乙公司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已達到事實貶值,經認定此時的可收回價值為500萬元;
(10)2010年初甲公司將此債券出售,售價為450萬元,假定無相關稅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