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題:
子延公司2007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000元發(fā)行了400萬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取得總收入400000萬元。該債券期限為3年,票面利率為6%,利息按年支付;債券發(fā)行1年后按照債券的面值進行轉股,每份債券均可轉換為80股該公司普通股,每股價值1元。該公司發(fā)行該債券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但沒有轉股權的債券的市場利率為9%。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因素。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所籌集的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2008年4月1日,債券持有者申請將面值為400000萬元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股份,并于當日辦妥相關手續(xù)。假定未支付的應付利息不再支付。[(P/A,9%,3)=2.5313,(P/F,9%,3)=0.7722]
要求:
計算并編制子延公司的有關會計分錄。(單位為萬元,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計算題:
北方企業(yè)經批準于2009年1月1日起發(fā)行兩年期每張面值為100元的債券200000張,債券年利率為3%,每年7月1日和1月1日付息兩次,到期時歸還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該債券發(fā)行收款為1961.92萬元,債券實際利率為年利率4%。該債券所籌資金全部用于新生產線的建設,該生產線于2009年12月底完工交付使用。債券利息調整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計提利息。
要求:
編制該企業(yè)從債券發(fā)行到債券到期的全部會計分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計算題:2009年1月1日,甲公司為其100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現(xiàn)金股票增值權,這些人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必須在該公司連續(xù)服務3年,即可自2011年12月31日起根據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xiàn)金,該增值權應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畢。甲公司估計,該增值權在負債結算之前的每一資產負債表日以及結算日的公允價值和可行權后的每份增值權現(xiàn)金支出額如下:單位:元
年份公允價值支付現(xiàn)金
2009年18
2010年21
2011年22.524
2012年3027
2013年33
2009年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甲公司,甲公司估計三年中還將有12名管理人員離開;2010年又有8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公司估計還將有6名管理人員離開;2011年又有4名管理人員離開,有40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xiàn)金,2012年有30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xiàn)金,2013年有8人行使股票增值權取得了現(xiàn)金。
要求:
計算2009~2013年每年應確認的費用(或損益)、應付職工薪酬余額和支付的現(xiàn)金,并編制有關會計分錄。